治疗方法:
中医治疗:
治以疏肝、解毒、祛风清热、退翳明目。以柴胡黄芩汤加减:柴胡10 g,薄荷6 g,黄芩10 g,栀子10 g,紫草10 g,鱼腥草12 g,决明子10 g,木贼10 g,蝉蜕5 g,白僵蚕10 g,刺蒺藜15 g,蔓荆子10 g。
加减:兼有风热表证者,加牛蒡子10 g,荆芥10 g;阴虚口渴者加天花粉12 g;兼有湿热者加木通5 g;气滞血瘀明显者加当归尾15 g,丹参15 g,制香附12 g。在用至局部炎症基本消退后,原方去黄芩、栀子、紫草、鱼腥草,加用党参15 g,黄花15 g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用至痊愈。
西医治疗:
1%阿托品点眼,每日1次;无环鸟苷眼药水及素高捷疗膏分别点眼,每日5~6次;强的松30 mg口服,每日1次,消炎痛25 mg口服,每日3次;口服维生素B2 5~10 mg,维生素C 100~200 mg,每日3次;病毒唑0.6 g加入5%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,每日1次;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 mg加病毒唑30 mg,每3日1次。
角膜深层炎症,病情重,病程长,治疗比较棘手。西医常规糖皮质激素局部或全身应用,对抑制炎症反应、减轻刺激有较好效果,但同时也削弱局部或全身抵抗力,激发病毒活动,造成感染扩散,使病程延长,病情日趋严重,故应在有效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同时,慎用激素方可收到理想效果。
为了缩短疗程,提高治愈率、减少复发,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,收到了良好效果。中医认为角膜为风轮,属肝经,而肝胆互为表里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深层炎症大多属于肝胆二经的风热蕴伏证。以柴胡黄芩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而奏疏肝、祛风清热、退翳明目之功效。
方中黄芩、栀子、紫草、鱼腥草清热解毒;决明子、木贼、刺蒺藜、蝉蜕、白僵蚕祛风清热,退翳明目。久病多虚,一般情况下局部炎症基本消退后,邪退正虚,则原方去黄芩、栀子、紫草、鱼腥草等寒凉药,加党参、黄芪以巩固卫气,防止复发。
总之,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深层炎症的治疗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即将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。同时,治疗上针对性、整体性、灵活性相结合,避免寒凉攻伐药的过用。缓解期应注意扶正,在扶正中清除余邪。